“我寫的不是雞湯,是江湖故事”
作為跨界發展的寫作者,大冰算得上是近年文壇上的新生勢力。去年,大冰問鼎2015年當當網年度影響力作家,今年9月,新書《好嗎,好的》一出,預售1小時就突破15萬本的銷量,打破當當網由他自己保持的圖書一小時銷售記錄。而《好嗎,好的》一書,是大冰繼出版《乖,摸摸頭》《阿彌陀佛么么噠》之后的“江湖三部曲”的完結篇。
300多個素材故事里,選出10個故事,便有了這部《好嗎,好的》。這其中,有講述苦心經營親子關系、一位臺北爸爸愛的告白;有“五毒俱全”的“美少女壯士”;有放不下執念20年千里尋人“斗茶”的福建姑娘。大冰說,這些故事,是他在去南極的路上,拿手機,在車上、船上記錄下來的,是在最寒冷的地方寫下的溫暖故事。
但是溫暖故事并不與“正能量雞湯”“淺閱讀”這樣的標簽劃等號。“我的書不是心靈雞湯,也不是旅行文學,我寫的是江湖故事。”大冰倡導立體化閱讀,反對碎片化、扁平化閱讀,他說,“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2萬字以上,有的內容可能需要30歲+、有一定閱歷的讀者才能看懂,比如《斗茶》那篇文章,很多人說看不懂,其實我想表現的是尋求智慧的一種邏輯方法。”
何為江湖故事?大冰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一代人有一代人講述江湖故事的方式。“我所寫的江湖,不是武林,也不應該是碼頭,我所寫的是人性的江湖,它是一種從市井階層里自發的,一種自我約束的規矩和規則,形成了一種族群共同的文化。”大冰認為,他筆下的江湖是切合文化背景,體現禮、義、信的東西。“過往人際關系相對平衡融洽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遵循禮、義、信,這是自下而上的。我的書里,就是想講這些有信用的人和事。”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