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曲藝
    中奧文化交流使者常愷: 新年越洋曲 遠播中奧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王玉潔 時間:2017-01-19 09:22:46 星期四

      堅持十余年

      做好一件事

      可以說,新年音樂會走進中國并形成一股熱潮,與常愷的開拓和堅持有關。

      音樂會是西方的產物,新年音樂會發軔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常愷說行走在維也納,他常常被那里濃郁純正的音樂氛圍吸引,并為之著迷,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以歡快、明亮、高雅、熱烈展現著人類文明。

      “在維也納的音樂年歷上,如果沒有中國新年音樂會,那是不可思議的。”維也納市市長米歇爾·豪爾普曾表達過如此觀點。而這一遺憾在中奧兩國的攜手和常愷的努力和堅持下被改寫了,到今天,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舉辦已有17年之久。

      除此以外,常愷還組織策劃二胡獨奏音樂會、中國胡琴大師音樂會、中國書法音樂會等形式多樣的音樂會,使得中國文化連續多年在奧地利得到傳播并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也被豪爾普贊譽為“維也納音樂年歷上不可或缺的音樂會”,受到維也納市民、維也納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與期待。而就在2014年,常愷也榮獲由維也納市政府頒發的“維也納金質勛章”。

      “從1999年開始,我就努力在維也納舉辦中國新年音樂會,也把西方的音樂會‘搬進’中國。”常愷認為自己堅持了十多年,也只不過是交上了“讓西方人通過音樂會了解中國新年,讓更多中國人了解西方音樂會”這樣一份作業。

      文化的推廣和交流是一件潤物細無聲的事情,長路漫漫。常愷總說再著急也沒用,事情還得一件件做,“乍一聽上去,我堅持了十多年,似是很長。但人的一輩子很短,一百年也不過兩代人的光景,未來還有很多困難和目標需要去征服。”

      可作為中奧文化交流的獻禮者,又怎能不急?令常愷著急的并不是期望外國人一夜之間理解中國文化,讓他著急的是國內近年來鮮有經得起時間打磨的好作品,總有音樂家像趕任務似的去創作。“在向各大節日獻禮之余,我們很期待音樂家真正地向音樂獻禮。”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