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帝四團龍真金孔雀羽龍袍。
清黃地四則蓮花妝花緞。
真金孔雀羽大團龍地屏。
黎族杞方言十二生肖織錦(上)和婚禮圖(下)。
織錦機。
文尤夢瑜?圖宋國強
一個來自帝王之都,雍容華貴,一絲、一寸彰顯皇家風范;一個來自山村鄉落,自然淳樸,一線、一圖流露海島民風。2009年10月,“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在多哈一同“織”出中國傳統工藝之大美——南京云錦與海南黎錦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新春之際,這兩種織錦在海南省博物館策劃的“一機難織兩樣錦——云錦·黎錦”精品展覽中奪目亮相,同處一室的兩種織錦相得益彰,面面相對的它們仿佛正以這“絲”與“線”的魔力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
南京云錦:?700年道不完的精美
即便今天的制造工藝早已能夠生產出各種各樣圖樣紛繁、質地上乘的布料,但南京云錦——這一“始于元,而盛于明清”的傳統織錦依舊能讓現代人嘖嘖稱奇。
南京云錦同四川蜀錦、蘇州宋錦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錦”。自云錦誕生以來,精巧的工藝所造就的圖案花紋、瑰麗色彩以及錦中含“金”等,讓它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們的所愛。元、明、清三朝都曾在南京設立織造局,督造大量云錦供皇室貴族享用。民國時期,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將大量的洋布料也帶了進來。伴隨著現代織布工藝與機械化生產的鋪開,南京云錦才逐漸衰落。
此次省博物館展出的南京云錦展品均來自南京的金文大師云錦博物館,展出的藏品既有產自明、清的龍袍等衣物,也有現代創作的、展示純花飾的或是人物肖像等的藝術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精致有余。金文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走進展覽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件清朝的“藍地官用妝花紗蟒袍”。蟒袍上繡的“蟒”比“龍”要少一趾,在明代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恩賜,到清代時逐漸放寬了限制,成為文武百官的禮服。庫緞、庫錦和妝花是云錦主要的三大花色。“妝花”是云錦中織造工藝最復雜的品種,也是最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提花絲織品種。金文在其《南京云錦》一書中介紹道,其工藝特點是通過挖花盤織,把各種彩色花緯,按紋樣織入錦緞。
除了蟒袍,展品中還有一件清代的、織有九條龍的黃地暗花綢長袍,一朝天子的奢華與獨一無二盡含其中。
既然是為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所愛,南京云錦自然也不辜負有關華麗的辭藻。展品中,牡丹、蓮花、玉兔……各種象征著吉祥富貴的圖紋樣式令人應接不暇。
當然,云錦不是只有“大紅大綠”“金碧輝映”,藏品中,隋煬帝、朱元璋等人物肖像就更是體現了南京云錦的“細”,兩幅作品將人物神態刻畫得入木三分,猶如工筆畫一般栩栩如生,如果不近看,參觀者很難分辨出這是一幅“織”出來的作品,因為畫面整體十分平整,沒有因絲線織造而產生的凹凸感。
“我們常說云錦是‘寸錦寸金’,第一是因為它的工藝復雜,兩個工人一同勞作,一天才能織出三四公分;第二就是因為它的細,呈現的圖案非常精細;第三就是它的確會將金線織在其中。”省博物館征集部主任、該展主要策劃人王輝山介紹。
除了精彩的展品,一部足有4米高的云錦織機陳列在展廳外,織機需要兩位工人協同工作,繁多的部件足以見得其工藝的復雜程度。工人在織云錦時一旦織錯,就要從頭來過,這樣的難度為其“寸錦寸金”再添珍貴。
兩錦共傳中華文化
此次展覽最大的亮點無疑就是將南京云錦與海南黎錦聯合展出。沒有金絲線的錦上添“金”,沒有王公貴族的披掛上身,源自海南黎族的黎錦雖少了些“富貴氣”,但卻以其古樸素雅突顯原生態之美。在觀賞展覽時,兩種織錦以圖案、色彩等展開“互動”,很是讓參觀者體會到“本是同根生”的無形力量。
深深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兩種織錦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代用同樣的花飾“對話”。龍與鳳自不必說,在一件省博物館館藏的黎錦龍被作品中,可愛的玉兔出現在龍鳳下方;而在云錦作品《富貴長久兔紋妝花緞》中,各種顏色的兔紋緊密排列,在大紅底色的映襯下好不喜慶。兔子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富貴、長生不老等多種含義,同時,其較強的繁殖能力還寓意多子多孫。兩種不同的織錦以其截然不同的風格描繪同一圖案,傳遞著傳統文化的妙趣與深意。
而談到傳遞,這兩項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織錦及其工藝也都在為傳遞中國文化、傳承歷史而不斷創新開拓。為了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金文大師試著將一些西方藝術中流行的圖案以云錦方式呈現,這次的藏品中就有一幅色彩素雅的騎馬紋作品;而在海南,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容亞美也在不斷創作與時俱進的花紋樣式。
當著名影星范冰冰身著服裝設計師勞倫斯·許為其量身定制的云錦“龍袍”禮服驚艷戛納電影節紅毯時,云錦也讓世人再度領略了它的美不勝收。現如今,小到獨具匠心的文創產品,大至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兩種織錦以各種形式走近大眾,煥活自身的同時,都在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著一己之力。
?
?
?
相關鏈接:
海口展出黎錦等民族特色產品 促進民族團結助力“雙創”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 一幅黎錦就是一個故事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東方織娘”織就黎錦傳奇 ?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