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明訓立規復儀創祭
為使得后人知復亨之不易,思敬不忘,讓后人知所守持,王懋曾開始著手制定族訓。
王氏族譜的族規前言中這樣寫道:“我族譜系,在勝國時,經忠銘公(王弘誨)纂修,想必規制詳備。奈鼎革后,蕩然無存。及松溪公(王懋曾)重修之,又未剞劂,僅傳稿本。……茲酌撰一十六條,前十條勸,其所當為也;后六條戒,其不當為也。有勸有懲,切中時弊,于長善救失之要,亦未必無小補焉。”講述了定規的前因、意圖。
十條勸告分別是:尊敬祖宗、修睦宗族、遜讓尊長、慈愛卑幼、優崇賢知、憫恤孤貧、褒獎志節、嘉興醇良、嚴肅閨門、敦教子弟。在這些所當為之的行為中,王懋曾最重視的就是子弟的德行培養,并將其作為成人成才的第一要義。
王氏族規的六條戒條分別是:變壞宗器、覬覦祖業、肆意兇橫、聚首賭博、刁抗國課、沉溺洋煙。在戒條中,后兩條“刁抗國課”“沉溺洋煙”,為清末咸豐年間的后人王經元新修譜后根據時局弊端所添加。
家規族法是以明示的方式,懲惡揚善,勸誡后人,而在日常節令或是祖先祭日等具有象征意味的日子,則是通過儀式活動,將儒家文化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對他們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王懋曾悉數將幾個重要的祭祀活動所需進行的儀節,做了詳細的說明,有“祭合族祖祠行禮儀節”“祭先世先嗣祖考妣品數儀節”“祭墓儀節”“掃祭土神儀節”“祭魁品數儀節”等。每次祭拜所需的祭品、進行的流程、所做的動作、誦讀的祝文,一無巨細,都記載周全,后人只要按章進行即可。在所有的祭祀活動中,王氏宗族每年農歷正月十八的合族祠堂祭祀儀式最莊重,規矩也最多,如今的龍梅村每年都會聚集合祭。這些莊嚴而神圣的儀式,通過熱鬧而凝重的方式沁入到宗族子孫的記憶和精神中去。
龍梅村落歷經幾百年繁盛至今,現有880戶,居民3000多人,鄉風醇厚,人情暖意,?2008年被評為海南十大歷史人文景區名村。2010年“瓊州百景”投票,定安龍梅村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獨以村莊的形式擊敗眾多的星級景點。古莊崛起,貫穿古今的龍魂梅韻,新時代里定安龍梅展現出新的風姿。
?
?
?
相關鏈接:
三亞重建改造市內6座橋梁 2018年5月底前完工通車未來,在重建中清晰——新疆精河6.6級地震災區重建見聞九寨溝地震災區轉入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公務員誠信檔案重建更重“管”重建特委,為瓊崖革命把舵導航?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