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在海南史料選輯》 主編:李朱全 版本:南方出版社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2月1日下午,低溫寒流鎖住了不少人出行的腳步,而海口的南方出版社在海口辦事處的會議室里卻暖流涌動,一群已過花甲之年的老年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來,共同見證一部屬于他們的“青春回憶錄”——《知青在海南史料選輯》的發行。
這群中老年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知青”,半個多世紀之前,他們是一群花季少男少女,他們意氣風發,響應毛主席“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號召,到海南上山下鄉,在海南奉獻了青春,留下了熱血。他們是那段特殊歷史的親歷者,如今也有幸成為了歷史的記錄者。
據了解,這是海南省歷史上迄今規模最大的一部有關知青上山下鄉的史料性選輯。全書共10卷,收錄文稿690余篇,420多萬字。史料時限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跨度長達30年。
“該書于2008年提出規劃,2014年正式啟動編寫工作,2017年12月第一次出版,可以說是 ‘九年規劃,四年成書’。”六屆省政協文史委主任、《知青在海南史料選輯》主編李朱全深知這本書誕生的不容易,在海南省政協文史委5人組成的小小編輯部的組織協調下,150多個單位,1500多人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可以說是一次“小隊伍、大協作”的成功實踐。
來自海南各市縣農場、墾區,以及如今生活在廣東和香港,曾在海南上山下鄉的知青們,他們中的690位知青作者代表13.5萬名海南知青,參與了這段難忘歷史的記錄工作。
為什么要出這樣一本知青史料?李朱全告訴記者,在這段特殊的歷史中,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他們為祖國奉獻了青春,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形成了獨特的知青精神、知青品格和知青文化,影響深遠。
“這是一本寫給我們自己的書,希望我們不忘記過去,同時,這也是一本寫給我們孩子的書,希望他們能讀懂我們。”李朱全表示,這本書為記載海南知青上山下鄉史實開墾了一塊知青素材園地,為再現海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原貌提供了一部史料厚卷,為研究海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歷史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也為教育后代獻上了一輯鮮活靈動的知青題材讀本。
“這是一部看了使人心里沉甸甸的作品,使人感動,讓人震撼!”南方出版社總編輯古莉談到,南方出版社的年輕編輯們幾乎是飽含熱淚完成了本書的審讀、編輯和校正工作。
據了解,本書錄用的文稿,不僅具有官方史料圖書的嚴謹性、可靠性,而且具有“三親”(親歷、親見、親聞)史料回憶文稿規范體例的嚴肅性和可讀性。
“所有的作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愿意講故事的人、能寫故事的人。”李朱全介紹,本書內容皆以第一人稱據實撰寫,娓娓道來,既有輕松愉快的故事,也有沉重傷感的故事;既有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有提供反思借鑒的故事;既有令人振奮的故事,也有叫人感慨萬千的故事;既有講述幾年、十幾年甚至長達二十余年知青經歷的故事,也有回憶知青歲月中一兩件往事片段的故事。
這是一本份量厚重的知青書籍,從書中一件件歷史的資料和生動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知青的歷史和知青群體的過去。
?
?
相關鏈接:
唐宰相韓休與夫人墓志內容公布 考證補充史料記載
海內外友人向南京捐贈百余史料文物:為南京大屠殺收集更多歷史細節
南京大屠殺又添新證 增加120余件文物史料
“我與時間賽跑,發掘南京大屠殺史料”——訪日本民間南京大屠殺研究者小野賢二
史料發現 “南京大屠殺”抗戰時已是中外公認的戰爭暴行
“史料新證——2014年新征文物”在南京公布
?
(編輯:王思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