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春煜談《五公謫瓊詩文》:
五公詩文:一部千年海南文化史
《五公謫瓊詩文》 編者:王春煜 耿建華 邱達民
有“瓊臺勝景”美名的五公祠,是為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李德裕,宋朝李綱、趙鼎、胡銓、李光,以緬懷先賢浩然正氣流芳百世。為鞭策后人瞻仰古風世代崇祀,王春煜、耿建華和邱達民三位學者從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中“打撈”五公謫瓊期間所寫的詩文,編撰成《五公謫瓊詩文》以饗讀者。
近日,《五公謫瓊詩文》由海南出版社付梓,記者專訪海南大學教授王春煜,在他的講述中,和名相、先賢來一場“穿越邂逅”。
用現代語言為五公繼絕學
海口五公祠一副對聯寫道:“唐宋君王非寡德,瓊崖人士有奇緣。”王春煜認為,身為受蔭的文化人,應為傳承和弘揚五公的德業文章盡些綿薄之力才是。在《五公謫瓊詩文》之前,王春煜曾編撰《東坡瓊州詩文譯注》,問世后頗受讀者歡迎,書中的部分篇目內容還被選入曾棗莊主編的《三蘇文化大辭典》。
這對他來說既是鼓舞,也是鞭策,讓他想起在海口五公祠里供奉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和李綱、趙鼎、李光、胡銓“南宋四名臣”。“他們的英名和德業可與日月爭輝,然而時移世易,當今社會,人們只知道五公的骨氣而罕知五公詩文,這真是一件憾事。”
王春煜等人先從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著手,從中搜索出五公謫瓊期間所寫的詩文,并參照各種不同版本進行甄別,集中精力把五公謫瓊詩文作品逐一加以說明、今譯和注解。“這些精金美玉般的詩文,所產生的年代畢竟離我們太遠了,讀者不免會遇到語言上的障礙,需要用今天的語言翻譯,才好把握。”
詩文中的海南文化史
瓊人以五公祠追悼紀念唐宋時期被貶渡瓊的五位賢臣,李德裕位列五公之首。“李德裕在文宗、武宗朝兩度為相,主政期間平回鶻、定藩鎮、遏宦官、整吏治,功績顯赫。”王春煜說,65歲的李德裕被貶海南后常獨自登亭北望,并把對故鄉的思念寫在《望闕亭》一詩中,讀之令人潸然。其詩云:獨上江亭望帝京,鳥飛猶用半年程。江山只恐人歸去,百匝千回繞郡城。
李德裕被貶至海南,雖然心中難免失落、離恨、懷鄉,但王春煜認為他們的苦難心路于海南文化發展而言,顯得彌足珍貴。“從詩文中可以看到,李德裕、蘇軾等對屈原、兩伏波、韋執誼等人的憑吊,趙鼎、李綱、李光、胡銓對李德裕、蘇軾的景仰和共勉間有一種精神聯系,有一股共同的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堅持理想、弘毅堅韌的血氣,并最終形成了一種傳統。”
王春煜認為,正是有這種傳統,唐宋才是海南文化由蠻荒到煥然的過渡階段,唐宋貶官是海南文化關鍵的播種者和主要的培育人,他們的詩文反映了一部千年的海南文化史。“五公詩文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認識五公生平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也反映了唐宋時期海南廣闊的社會生活,從而加深了我們對海南古代社會的認知。”
?
?
相關鏈接:
海南文化閃耀俄羅斯 特色民族歌舞等活動受當地民眾追捧海瑞墓園打造海南文化新名片 升級改造增建6大展廳國內外影視“大佬”為海南文化影視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去年海南文化產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 規模以上文化制造業營業收入105.48億?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