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五指山黎族露兜葉編:大眾工藝的小眾傳承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陳耿 時間:2019-03-18 08:57:29 星期一

      空中村懂得露兜葉編的黎族婦女已經屈指可數。

      心愿

      梁桂香編織的草席和草帽主要是自己和家人在用,從來沒有賣過。在記者的請求之下,阿婆還是破了例,以記者主動提出的20元的價格,“讓”出了一頂草帽。

      她睡覺的草席,冬暖夏涼,躺著很舒服。阿婆說,這門手藝是她小時候跟父母學的,那時候誰都會編,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誰不會編誰就沒有帽子戴,就沒有席子睡。

      不過,野生露兜葉編織的草帽有一個缺點——使用壽命較短,一般情況下只能用半年,而且被雨淋后極易朽壞;草席也有類似的軟肋,最怕被水泡或被水浸,因此一旦臟了,阿婆就用濕布擦拭,然后自然風干。

      梁桂香表示,如果現在誰想學這一技藝,她隨時都可以傳授。遺憾的是,現在村里的中青年婦女,都沒有人愿意學習這一編織技藝,原因一是可以輕松地買到市場上售賣的竹席或草席,二是她們更愿意在農閑時外出打短工,增加經濟收入。

      目前,像梁桂香一樣能編織草席的,在空中村還有10名黎族婦女,她們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上;跟她一樣能編草帽的,只有黃玉英——另一位年過八旬的阿婆。

      五指山市毛道鄉文化站站長符雄堅告訴記者,以前在五指山地區,黎族人用露兜葉編織日常用品的現象隨處可見,現在主要集中在毛道鄉的毛道、空中、紅運和毛卓(梁桂香的娘家所在地)這四個村落。

      符雄堅說,用露兜葉編的草席,除了作為床上用品,過去還曾作為一種殯葬用品,在木制棺材稀缺的年代,用這種草席包裹逝者是很常見的,即使是在今天,還偶爾能夠見到。

      一張編織完成后、在陽光底下繼續晾曬的草席。

      記者查閱了《中國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等資料性書籍,并未找到有關黎族民間用露兜葉編織日用品的記載。

      能否將這一工藝稱為“草編”呢?

      為此,記者采訪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黃友賢。他說,當地習慣于將這稱作“露兜葉編”,它也屬于“草編”的一種,以前很普遍,各類日用品都有。

      老家在保亭的黃友賢小時候還在鄉下見過用露兜葉編的衣帽筐和扇子,現在基本上只見到草席。

    ?

    相關鏈接:

    海口騎樓老街:民間藝人好手藝 棕櫚葉編玫瑰花

    ?

    (編輯:王秋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