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海南澄邁縣木雕藝術傳承人廖忠法:木雕世家 “刀刻”人生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余小艷 李佳飛 王家專 時間:2019-07-22 11:12:25 星期一

      原標題:澄邁縣木雕藝術傳承人廖忠法:

      木雕世家 “刀刻”人生

      廖忠法在雕刻根雕茶幾。

      7月4日傍晚,臺風過境后的金江鎮,吹著清涼的風。廖忠法與父親廖光貴、弟弟廖忠武,把手上忙了幾天的活計,從室內挪到工作室外的遮陽棚下,趁著涼意加緊完工。

      廖忠法與弟弟正在合力雕琢一件木茶幾,大致模型已經出現,一些細節等待雕琢打磨。廖忠法在雕刻一條鯉魚,廖忠武則在雕刻一只烏龜,兩人配合有度,互不干擾。在空地另一邊,75歲的廖光貴低著頭,一言不發,目光追逐著手上的雕刻刀,在高約20公分的媽祖像身上來回移動。他動作輕快靈巧,細小的雕刻刀來回挑動幾次,頭發的紋理就清晰可辨。

      在澄邁縣金江鎮長安墟,廖家的木雕技藝超群已經是公認的。47歲的廖忠法是澄邁縣級木雕傳承人,以其名命名的工作室,掛著“澄邁縣木雕文化藝術館”牌匾。2018年,他創辦了木雕體驗館和木雕創意加工基地。在傳承與傳播木雕上,廖忠法及其家人一直在努力。

      木雕藝術作品《吉祥麒麟》。

      木雕技藝四代傳承

      木雕,又稱花瑰藝術,在海南流傳已久,其歷史能夠追溯至宋代。彼時,佛、道、儒興盛,海南各地興建了眾多道觀、寺院,木雕藝術應運而生。廖家真正開始接觸木雕,要從廖忠法的祖父廖仍宏說起。

      廖仍宏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泥匠兼木匠,常年在外奔波,靠幫人建房子,順帶做點木工活為生。那時,廖仍宏的木工技術單一,僅會在建筑房梁上雕刻一些簡單的花草、龍鳳等物。在走南闖北的過程中,廖仍宏意識到木像雕刻很受人們歡迎。于是,他向熟練的木像雕刻師虛心請教,也在空閑時間獨自觀察摸索。由于原本已具備木工功底,外加上學習摸索,廖仍宏很快就學會了這項技藝,并教給了自己的兒子。如此一來,花瑰藝術木雕技藝從廖仍宏傳承到了廖光貴,再傳到廖忠法手上。

      在廖忠法兒時記憶中,父親廖光貴經常不在家,總要到附近縣市、村鎮里,給村民們雕刻木像。“近處東山鎮、澄邁各鄉鎮,遠處瓊海、萬寧各市各鄉村,都有父親的足跡。”廖忠法說,父親靠著雙腳走遍了附近村莊,為村民們上門雕刻木像,也因此成為一方名人。

      也許是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廖忠法自懂事起就對雕刻喜愛有加,五六歲就學著父親的樣子雕刻玩具人偶。到了8歲,父親廖光貴正式向他傳授了木雕技藝。除了上學時間,廖忠法都在跟著父親學雕刻。“那時候,靠著雙腳走遍澄邁縣的各個鄉村,短則兩天,長則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回憶起那段風餐露宿的日子,廖忠法覺得,雖然苦了些,但讓他一生回味。

      跟著父親學習的日子越多,廖忠法的技藝也越發成熟。從長安中學畢業后,15歲的廖忠法開始專職從事木雕工作,傳承家族木雕技藝。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