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利益壁壘是最大難題
何文炯認為:“實現不同社會養老保障體制的‘并軌’,最大難點在于群體間的利益協調。”
朱俊生說,按照目前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方案,制度的并軌意味著要向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看齊,在職業年金制度及其保障水平沒有明確的前提下,改革會降低原有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保障水平,顯然會受到抵制。
分析人士指出,當今我國養老金的社會平均替代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已經由1997年的76.3%下降為2009年的46.8%。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應是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待遇,縮小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待遇差距,實現二者制度的統一。
何文炯建議,可嘗試建立覆蓋全民的年金制度,政府對于每一個到達退休年齡的公民統一發放養老金,其資金通過稅收實現,其標準按照退休后居住地生活水平確定。同時輔之以個人賬戶制,工薪人員強制參加并繳費,其余人員(含農民、自由職業者)自愿參加和繳費。這樣可以把政府的責任限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之內,以保障全體國民的基本養老。
劉昌平也建議,針對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人員的不同身份,可分別建立公務員年金、事業單位年金和企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同時,統一所有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標準。
劉昌平認為,養老保障制度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企業改革完成后,下一步將是事業單位改革,然后是機關體制改革。相應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存在這樣一個過程。”
專家表示,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設計統一的、覆蓋全民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并非易事。應當堅持平等原則,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穩步推進,放眼未來,最終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記者靳博 杜海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