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4年2月23日拍攝的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的燕山冶金鑄造有限公司兩座容量為380立方米的煉鐵高爐爆破拆除現場。據悉,河北2014年化解過剩產能取得突破:全年壓減煉鐵產能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3918萬噸、平板玻璃2533萬重量箱,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積極試點、穩慎探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頂層設計,著力構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社會發展密不可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要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也要統籌考慮經濟體制改革,這樣才能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防控”。
30多年經濟快速發展及部分領域和區域的盲目開發、無序開發、過度開發,是導致我國當前環境問題的主因,而改革不到位、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則是更深層面的制度原因。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旗幟鮮明地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確定了任務。
一年來,從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擴大征收范圍、加大處罰力度,到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從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到強化節水準入,開展水權試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穩步啟動。
一年來,從出臺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和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到推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再到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改革向著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不斷邁進。
過去一年,霧霾成為老百姓關注最多、詬病最多的環境問題,黨中央發起“向霧霾宣戰”的號令,“希望并相信,通過不懈努力,‘APEC藍’能保持下去。”
一系列治理污染的鐵規、鐵律相繼出臺,《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先后制發,以硬約束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燃煤小鍋爐和老舊汽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分別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堅持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三管齊下”,以總量控制、源頭治理、區域聯動的努力,爭取“霧開霾散”。
今年元旦,經過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將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明確規定建立跨行政區域的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實施統一的防治措施,使環保監控更強、更有力。正在建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總體構想和工作方案,也將推動我國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方式。
堅定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向前,一定能逐步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繪出美麗中國的精彩畫卷。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