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們在網上“熱炒”他:“瘦瘦的體型中蘊藏的大大能量”、“他不當導游簡直是天理不容”、“前進的過程中總是會給人驚喜”“有小海南帶領的旅程,是一段接一段快樂的旅程”……甚至得出這樣的結論:“有的人,是拿來一輩子懷念的,比如阿廣。”在達人們的心中,陽光男孩阿廣連同海南游這一路美好的風景和這一段美好的時光,“一起被記住,并且心存懷念。”
“海南第一個導游達人”———人們現在這樣稱呼阿廣!
導游被稱為“民間大使“,游客對導游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曾經因為個別“黑導”行為而徘徊在游客“心門之外”的導游形象,能從阿廣的出現中吸取什么樣的正能量?怎么讓阿廣帶來的一縷陽光,照亮那些被利益至上熏黑的行業暗角?怎么讓有人不以為然的“偶然”變成必然,讓游客普遍享受到海南直入心靈的陽光服務?還有,網絡時代的好導游,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這些問題,無疑與正在舉行的省兩會上的代表委員們的建議不謀而合。他們建議,要把共同營造良好的導游從業環境、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當成首要問題來加以重視和治理。在現代旅游產業中,巧妙利用網絡進行產業營銷,高度重視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和管理,也是一門拷問旅游企業甚至政府的必修課。這些建議,也許都能從阿廣的事例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在海南康泰國旅的辦公室,董事長李繁華認真地在給導游黃家廣沏功夫茶。
1月的海南,陽光柔和溫暖,透過落地玻璃,罩在這兩個男人的身上。李繁華不時盯著黃家廣,眼前的阿廣就像網絡上描述的一樣,“就是一個瘦瘦的海南大男孩,甚至顯得有些害羞和靦腆,細細的眼睛一笑就瞇成了一條縫。”
“你現在很出名啊。”李繁華打趣著遞給阿廣一小杯烏龍,“不過現在給你透個底,當時讓你帶這個團,我其實很擔心!”
聽了李繁華的話,阿廣臉有點紅了,李繁華看到了阿廣的表情變化,接著說,“很多公司都不敢接這樣的團。接待網絡達人嘛,導游稍微做得不到位,就給上網了,你也知道現在的網絡是很厲害的……當時怕你壓不住場。”
阿廣聽著李繁華說,一直很安靜,一直很靦腆。李繁華覺得困惑,眼前的阿廣,無論如何很難與網絡上正在“熱炒”的那個阿廣聯系在一起。那個阿廣,據說“說、唱、跳樣樣精通,機靈、幽默、睿智讓見多識廣的旅游達人們徹底折服,甚至想要‘懷念一輩子’……”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