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海南珍品價值
陳作發(fā)初中時期經(jīng)歷了文革,學業(yè)被荒廢,后來自學完成本科漢語言文學和法律學的雙學位課程,與人合伙開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之余,陳作發(fā)就去尋找古玉,積蓄也全用來收藏。
年過花甲還經(jīng)常出庭辯護,那么做律師和收藏有關系嗎?
“看似無關,實則有相同之處。做律師和收藏都要講究邏輯性,每一件藏品都要先考慮它的存在是否符合邏輯?!边@“邏輯”二字,一直就是陳作發(fā)斷定藏品價值的不二法寶。
陳作發(fā)說,他小的時候,就聽人說解放前,文昌籍國民黨軍統(tǒng)局局長鄭介民從大陸拉了兩大車古董到海南。解放后,這些古董流落到了海南的民間。加之海南有很多華僑,僅憑這兩點,海南地區(qū)的古董一定是大量存在,就不會是古玉收藏的“沙漠”。
“美玉不會消亡”,只是暫時“沉睡”在民間。陳作發(fā)認為,與內(nèi)地古玉面世背景不同,海南流落在民間的古玉,被人存放起來,當此人決定出手古玉時,就會有一批古玉流入市場,“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标愖靼l(fā)笑著說。
很多人認為,受地域、人文歷史條件等因素制約,海南古玩資源有限,品類也不像大陸其他地區(qū)那樣繁多龐雜。但是從陳作發(fā)近40年的古玉收藏之路來看,海南收藏文化并不是一片沙漠,民間藏家的道路雖然艱辛,但在海南“沉睡”的古物在耐心、恒心支撐下,終能覓其蹤影。
作為??谑惺詹貐f(xié)會副會長,陳作發(fā)認為在打造黃花梨、沉香、黎錦等海南特色收藏品牌的同時,應積極尋找散落在民間的古玉珍品,喚醒它們“沉睡”的價值。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劉貢攝
?
?
相關鏈接:
??诙φ楣磐娉浅闪Ⅻh支部 帶領黨員投身"雙創(chuàng)"第一線借力全域旅游 ??诙φ楣磐娉谴蛟臁?A”景區(qū)服務市民市民在古玩城8000元買8斤“民國金條”全是假貨 ?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