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尋找海南民間散落的古玉珍品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郭暢 時間:2016-09-01 09:10:37 星期四

      喚醒海南珍品價值

      陳作發初中時期經歷了文革,學業被荒廢,后來自學完成本科漢語言文學和法律學的雙學位課程,與人合伙開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之余,陳作發就去尋找古玉,積蓄也全用來收藏。

      年過花甲還經常出庭辯護,那么做律師和收藏有關系嗎?

      “看似無關,實則有相同之處。做律師和收藏都要講究邏輯性,每一件藏品都要先考慮它的存在是否符合邏輯。”這“邏輯”二字,一直就是陳作發斷定藏品價值的不二法寶。

      陳作發說,他小的時候,就聽人說解放前,文昌籍國民黨軍統局局長鄭介民從大陸拉了兩大車古董到海南。解放后,這些古董流落到了海南的民間。加之海南有很多華僑,僅憑這兩點,海南地區的古董一定是大量存在,就不會是古玉收藏的“沙漠”。

      “美玉不會消亡”,只是暫時“沉睡”在民間。陳作發認為,與內地古玉面世背景不同,海南流落在民間的古玉,被人存放起來,當此人決定出手古玉時,就會有一批古玉流入市場,“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陳作發笑著說。

      很多人認為,受地域、人文歷史條件等因素制約,海南古玩資源有限,品類也不像大陸其他地區那樣繁多龐雜。但是從陳作發近40年的古玉收藏之路來看,海南收藏文化并不是一片沙漠,民間藏家的道路雖然艱辛,但在海南“沉睡”的古物在耐心、恒心支撐下,終能覓其蹤影。

      作為海口市收藏協會副會長,陳作發認為在打造黃花梨、沉香、黎錦等海南特色收藏品牌的同時,應積極尋找散落在民間的古玉珍品,喚醒它們“沉睡”的價值。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劉貢攝

    ?

    ?

    相關鏈接:

    海口鼎臻古玩城成立黨支部 帶領黨員投身"雙創"第一線
    借力全域旅游 海口鼎臻古玩城打造“3A”景區服務市民
    市民在古玩城8000元買8斤“民國金條”全是假貨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