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時
海南學者述學立著擔重任
研討會上,以李國強為代表的專家指出: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對《更路簿》的認識水平還不高,許多深層次問題還亟待破解,《更路簿》的潛在學術價值和在維護我南海海洋權益中的功能性作用,還需要不斷挖掘、不斷提升。
研討會上,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周運中首次公布一些新史料,幫助我們確鑿無疑地證明古代中國人是南海諸島的唯一主人,最遲在清代就有中國人每年定期到南海諸島從事捕魚、養雞、種薯、建廟等活動;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秋云等則通過對《更路簿》的介紹,進而將《更路簿》體現的南海漁業行為習慣、歷史和漁業權形成史演進過程進行描述,從而在邏輯上論證《更路簿》對歷史性捕魚權的證成,以期漁民漁業權保護提供理論上和法律上的支持。
與會專家認為,《更路簿》作為我國南海歷史證據鏈中具有獨特意義的實物證據,研究方向應為維護國家應有之權益的志向而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更路簿》研究方興未艾之際,海南大學率先成立《更路簿》研究中心,并牽頭組織本次研討會,可謂恰逢其時。“中心的成立合乎《更路簿》研究特有的學術規律,順應南海問題理論研究專業化、精細化的發展趨勢,適應我國南海維權的總體要求和方向,也體現出海南大學責無旁貸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李國強說,中國邊疆研究所將進一步加強與海南大學《更路簿》研究中心的良好協作關系,加大合作與交流力度,并以此為契機,不斷深化與海南專家學者的協同和協作。
?
?
相關鏈接:
南海“更路簿”留存數百年的秘密—— 尋訪“坡棉紙”海南《更路簿》 河北博物館展出《我們的更路簿》入選國際紀錄片節市場項目發布會?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