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教古風代代傳承
可以說,羅峰中學135年的歷史凝聚著海南華僑華人的拳拳愛心,甚至有人將羅峰中學比喻成“愛心的明珠”,據不完全統計,自建校以來,先后已有逾500位華僑華人參與捐資助學。
文昌籍泰國華人云昌俊告訴記者,早前父輩們下南洋到海外謀生,有一定成就之后就開始回報家鄉。“老一輩華僑最關心的就是家鄉的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他們要讓后代們有文化。”
21世紀,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文昌旅泰華僑符致炳先生帶頭捐款60萬泰銖,同時發動泰國華僑林鴻鵬、陳穎杜等200多人捐款,籌集資金為學校建起一棟5層共1700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
羅峰中學校內標志性建筑——鐘樓,原由香港瓊籍商人周文治捐資修建。2004年秋,周文治后代周德熙、周德仁、周德灝兄弟,發揚其前輩愛國愛鄉的傳統,捐資18萬元,將原建的南門鐘樓拆除重建。
羅峰中學校友、香港海南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愛玲一直關心家鄉教育事業。2003年得知學校學生宿舍緊張,當時事業受挫的她仍然捐款35萬元,為母校新建一幢宿舍樓。從2012年開始,她還每年捐贈5萬元獎教助學。
2013年,羅峰中學高中部撤辦,成為一所初級中學,該校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余人,教職工44人。
今年4月,時值羅峰中學建校135周年之際,多位海內外校友遠涉重洋相聚校園,共敘同窗情誼。羅峰中學校友會會長周經良說:“雖然我們離開學校已經很多年,但羅峰中學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貴的記憶。希望海內外華僑華人、校友們常懷感恩之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
?
?
相關鏈接:
蘇世民書院:一場學堂里的亞洲文明對話海南東坡書院存火患被掛牌督辦 管理處:將整改落實海南溪北書院:歷經滄桑文蘊猶存儋州東坡書院特色游受追捧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