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口人的闖海地圖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蒙樂生 張茂 郭萃 張期望 時間:2021-01-18 09:09:23 星期一

    2020年12月28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報道:“航海世家捐贈6本更路簿……海口也有更路簿,更重要的是其中一本更路簿記錄了600多條航道,是已發現記錄航道數最多的更路簿之一,而另一本更路簿中不僅采用蘇州碼子記錄更數,且完整記錄了從林詩仍家附近碼頭前往泰國的多條航線,為學者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佐證。”

    海南四面環海,漢代開郡,從此與大陸交往不斷,同東南亞各國也多有商貿往來,是海上絲綢之路中轉、補給和避風的重要節點。海口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作為海島中心城市獨特的出行方式,出島需船,進島靠船,船進船出,故海南不乏航海世家。

    海口作為海南的重要商埠,航海歷程悠久,早在唐宋,已有船只馳騁南海,爾后及元至明,操辦水軍,遠洋出擊,故航海世家多多。至于航海更路簿,自然不在話下。也許歲月遷變,凋零湮滅,或者躲在哪個角落里,或者散落在哪個人家,或者仍在等待有志之士的探索與發現。

    海口市美蘭區新埠島亮腳港一帶水域,是古代白沙津所在之地,是當年的瓊州郡治出口和海南重要門戶。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海口的航海記載

    漢代啟荒,兩伏波將軍率士兵駕樓船至烈樓港,從此雷瓊兩地,多船只往來。民國《瓊山縣志》記載:“漢置合浦郡,治朱盧,始設兵防,后遣舟師數萬……”“明成化辛卯,百戶林富往省打造戰船,駕回備倭。萬歷丁巳,道府會同參議,奉院批允,以后年例打造兵船,于白沙寨立廠,取材于本地方,或轉運于吳川等地方以專其責。”

    也就是說,那么長的歷史時期,造這么多的兵船,兵防的境地又這么遼闊,諸多兵船進進出出,或奔赴江浙、泉州,或遠赴千里石塘、萬里長沙,豈能沒有通航指南?更何況“郡城縣城營居多戎籍,自宋元順化皆漢土遺裔,洪武以來,軍士初撥則多蘇浙之人,續撥則多河之南北,再調則又閩潮之產,厥后中原各處官吏充配者接踵而至……”

    顯而易見,瓊崖先民大多跨海而來,且無一不是乘船楫而至。長期與海洋打交道,瓊人對潮汐等都有深入研究,不可能對航海沒有詳細了解。只可惜往返之船只,并非經久耐用之物品,駕船之人也反復輪換,城鎮居所又時常變換,航海路線多難保留。

    實物雖難以保留,但零星文字記載航海事跡卻并不乏見。《瓊山縣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演海鄉人‘向洋開拓,去番謀生’,他們駕著小漁船,經過海安、安鋪,到達越南芽莊,開始了僑居生活。”“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二十日,東營沙上村50只大型風帆拖網漁船遭臺風擊沉,死亡108人。”說明海口人出海規模并不小。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