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36年11月30日。天氣晴朗,無風。
不知不覺我已經在海口晚報社工作了三十多年,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從明天起,我將成為這個單位退休職工中的一員。
打包回家。
整理書柜時,幾張發黃的紙片滑落出來。撿起一看,原來是多年前友人邀我下海創業的信件,言辭懇切。
記得那是2016年,在新媒體的沖擊與國家宏觀經濟調整的雙重壓力下,紙媒體當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極寒冬天,報紙發行量、廣告量嚴重下滑,個別經營管理不善的報紙宣布破產,“報紙消亡論”甚囂塵上。
每當一種新媒體出現時,就會有人宣布報紙的死亡,相對于報紙而言,廣播、電視、電影都曾是新媒體,然而歷史證明,他們沒有成為報紙的掘墓者,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報紙最終與他們達到了共生共存。
毫無疑問,朋友的邀請是善意的,他害怕我被歷史的洪流裹挾的無影無蹤。我很慶幸當時自己沒有邁出背叛理想的那一步,我堅信報紙不會消亡,我堅信廣大報人一定會為報紙找到一個嶄新的未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和我親愛的同事們一起努力拼搏,共同見證并創造了這個奇跡。
海口晚報人清楚的看到了新媒體存在的缺陷及其對傳統媒體的依賴性,我們利用自己獨具的機關報優勢,取長補短,趨利避害,通過重組改良,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把報紙搬到了新媒體上。新型的《海口晚報》結合了視頻信息、音頻信息以及互動功能,重新獲得了讀者的芳心。廣大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何可以連接互聯網的工具看到、摸到、聽到《海口晚報》。這一劃時代的改革,讓《海口晚報》再次走向輝煌。
我很自豪!
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2003年1月的那個早晨。26歲的我站在南沙路69號海口晚報社門前,等待著參加入職考試。之后在這里發生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我是幸運的,在《海口晚報》工作的三十多年時間里,我當過記者、編輯,拉過廣告,賣過報紙,豐富的工作經歷讓我猶如自己身體般的了解這張報紙,我了解她的每一個角落。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伴隨著她的成長,我成為了一個有點小用的人,她給了我所能獲得的最大的榮耀。
多年來,我一直在問自己,是什么樣的力量讓我們一路披荊斬棘,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我想報社大院里鐫刻在石頭上的那八個大字“忠誠 守望 創新 致遠”應該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海口晚報》將永遠輝煌,海口晚報人將永遠無敵。
再見了,《海口晚報》!
再見了,我的晚報!
?
相關鏈接:
《海口晚報》讀者最喜愛品牌評選揭曉
以忠為本 共筑“海口晚報夢” 海口晚報精神之我見
創新致遠 篤行不倦 ——淺談海口晚報精神
回 眸 ——寫在《海口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 ——海口晚報精神有感
海口晚報忠實讀者陳宗利 13年似“情人”相守
海口晚報忠誠讀者:女兒愛讀晚報考上好大學
當好晚報“守門員” 訪海口晚報老校對潘日芳
創刊元老心懷感恩憶當年 訪海口晚報老記者曾紀禎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陸守平] [編輯:戴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