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些盲區,似乎是網站自己無法控制的。
?
去年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發布《201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09年影響力較大的社會熱點事件,有30%是由網絡爆料而引發公眾關注的,比如南京周久耕“天價煙”事件、河南民工“開胸驗肺”事件、“躲貓貓”事件等。
藍皮書指出,就是這些遭遇糾錯機制難題的網絡平臺,讓民意在網絡集結,產生強大的輿論壓力。在另一面,這些網絡社區也被指責為“網絡打手”提供溫床。
“糾錯本身,網站是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的,按照法律規定,我們沒有新聞采編權,這些內容并不意味著我們認可它的真實性,它的真實性是我們沒法求證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論壇主編如是表示。
一面是低投入高產出的利益刺激,一面是糾錯監管機制的相對失效,這也讓網絡江湖出現了極為復雜的景象。王強透露,有些小公司為了賺錢,惡意去發布負面消息,然后再去刪,“既發又刪,收兩份錢。”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