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水源門”、三鹿奶粉刪帖事件、抹黑新東方等事件,都被認為是“網絡打手”的杰作。此次被警方調查的博思智奇事件,更是牽扯到了中國兩大乳業巨頭伊利、蒙牛,當事人被司法逮捕等元素,讓這個年輕的行業一時人心惶惶。
“這些網絡公關公司已經徹底讓中國的公關以及網絡營銷蒙羞,”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今天當消費者看所謂的危機公關,所謂的互動營銷,所謂的網絡營銷這些東西,盡管這些名詞都很好聽,實際上這些名詞的背后都是骯臟的。”
易觀國際咨詢機構分析了“網絡黑公關”泛濫的原因:網絡公關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少數作坊式企業進入該領域后并未遵從正常的商業規范,從而致使“網絡打手”等現象的產生。
只要敲擊下鍵盤,動動鼠標,就可能影響攻擊目標的美譽度。“違法成本太低。”趙勇說,“這個行業不怕做壞事,就怕做錯事。”
知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女士這樣評價:“這些公司不僅沒有明確的價值觀,更不可能成為公序良俗的建設者與維護者,他們屬于‘黑寡婦’式的最可怕的破壞者——以自殺式的代價,獲得菲薄的收益。”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