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成為公關公司新的“武器”。(作者:孫海)
?
網絡公關,是推手也是打手
在網絡社會,公關公司們在企業授意下,以打手為先鋒,憑借10萬水軍的兵力,用新聞與帖子展開“商業追逐戰”。他們是蒙牛“詆毀門”背后那雙“看不見的黑手”,他們是層出不窮的假象制造者,他們構筑的網絡灰社會,觸角之深,遠遠超乎你我的想象。
10月22日。一條被各大網站迅速推至的新聞,讓王盛(化名)不得不注目。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宣布,蒙牛乳業兒童奶負責人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趙寧、郝歷平、馬野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北京戴斯普瑞網絡營銷顧問有限公司李友平、張明2人在逃。隨后,蒙牛集團聲明稱“安勇事件”系個人行為。
一個公告,一個聲明,讓這個30多歲的男人,徒生兔死狐悲之感。
與攻擊伊利產品的“水軍”背后策劃者——博思智奇公關一樣,王盛也在干同樣的行當。已在網絡上混了10多年的王盛,曾推紅了一個四格真人漫畫組合,并從中嗅到了商機。4年前,他跟另一名網絡推手合伙開了一家互動營銷公司。
在網絡時代,企業借助網絡平臺展開商戰,傳統公關公司隨即轉型成立互動營銷部門,而如王盛這樣的早年網絡推手,則努力擺脫單純炒作的草根形象,開起了網絡公關營銷公司。2008年,網絡公關已經成為國內公關業的當紅炸子雞。據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網絡公關業年服務毛收入逾10億元。
要在這個迅速成長的行業中生存,王盛的“武器”,就是每天指揮著40來個員工,面對著電腦屏幕,敲擊著鍵盤。
在糾錯機制失效的網絡江湖,他們扮演著“推手”或者“打手”的角色:推紅網絡上的某紅人和某事件,或者以刪帖、刪新聞等方式為雇主進行危機公關。當然,有時候也接“臟活”——以匿名方式在網上詆毀、攻擊自己客戶的競爭對手。
在網絡社會里,他們無孔不入,指揮著幾十萬的“水軍”,制造著“新聞”與“回帖”。相對于喧囂一時的蒙牛“詆毀門”,他們制造的謊言假象之數量、觸角伸展之深廣,遠遠超乎網民的想象。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