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守望、創新、致遠——8個字,4個詞,一句話,像迷霧中的一盞燈,引領人前行。
忠誠源于信仰
忠誠源于信仰,信仰是一種真情、真信、真心。忠誠黨的新聞事業,源于對黨的宗旨的深刻了解,源于對新聞職業的真正認同。忠誠不是附庸風雅的口號,不是抽象的道德,而是一種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堅貞不渝、甚至奉獻一切的信念和追求。
忠誠也是一種能力。“忠”字是上下結構,拆開就是“心中”,不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心放在中間。“誠”字是左右結構,拆開就是“言真”,真實是新聞的第一要素。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要說真話、敢說真話,心系黨和人民,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赤誠無私。
對每個新聞工作者而言,對新聞事業的忠誠,就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自己的忠誠、對讀者的忠誠。
守望源于擔當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一句話常被用來形容新聞工作者,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守望”。為了捍衛這個世界殘存的一點清潔和真實,必須有人用低賤的行走守望高貴的彼岸。
這注定了守望者的孤獨,他們必須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在這個紛雜煩擾的社會,守望一份正義和良知,是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不管怎么樣,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兒在一大塊麥田里玩一種游戲,有幾千個,旁邊沒人——我是說沒有歲數大一點兒的——只有我。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干那種事,就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這個想法很離譜,但這是我惟一真正想當的。”
這個社會需要“麥田里的守望者”,而我們,是不二人選。
創新源于積累
創新起源于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從幼發拉底河的文明之花,到現今人類文化的美麗奇葩,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到信息爆炸的新經濟時代,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從來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累的過程也是醞釀創新的過程。
積累需要拓寬視野,博采眾人之所長,吸收消化,繼而為我所用。紙質媒體都在談論如何應對新媒體的競爭,如果沒有長期在傳統媒體的從業經驗,以及對新媒體的充分認識和了解,一切談論,只能是紙上談兵;作為一名編輯,如果只是鉆研文字、語法,而忽視藝術、設計等方面的修養,所謂創新,只能是原地踏步。
創新是各種知識積累的升華,而學習,永無止境。
致遠源于堅持
“致遠”是發展目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只有保持健康、樂觀向上和不屈不撓的心態,我們才能在新聞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向前。
有多少人追求著轟轟烈烈,有多少人傾心于出類拔萃?諺語有云:蚌病成珠。蚌歷盡艱辛,苦苦孕育出珍珠。和結果比起來,過程是漫長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它卻是美麗的、充滿意義的。許多人只看到了結尾,卻忽視了追逐的艱辛。
唯有堅持,方能致遠。能與報社眾多卓越的領導、優秀的編輯與記者一起共事,對我而言,已是一種幸運和幸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直奮斗在新聞事業的道路上,并且永遠在路上。
?
?
相關鏈接: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 ——海口晚報精神有感
致海口晚報人
馮玉琦 中風后仍堅持訂閱海口晚報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海口晚報
當好晚報“守門員” 訪海口晚報老校對潘日芳
創刊元老心懷感恩憶當年 訪海口晚報老記者曾紀禎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許世立] [編輯:戴云]